繁峙县,位于山西省东北部,隶属山西省忻州市。北靠“五岳”之一的北岳恒山,与应县、浑源县相接,南依“四大佛教名山”之一的五台山,东邻灵丘县及河北省阜平县,西界代县。繁峙县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,辖13个乡镇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年平均气温6.3℃,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,无霜期130天。 [14]
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繁峙县常住人口为250409人。 [13]
2017年,全县生产总值666766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5%。 [4]
繁峙县始建于春秋时期,历史悠久,繁峙从隋朝开皇十八年(598)年得名。
2018年9月25日,获得商务部“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荣誉称号。 [1] 2019年4月18日,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繁峙县退出贫困县。 [2]
2005年—2010年,繁峙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0.85亿元,增长到2010年的33.5亿元,增长2.1倍;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1.6亿元,增长到2010年的3.53亿元,增长1.2倍;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.27亿元,增长到2010年的29.37亿元,增长22.1倍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5866.96元,增长到2010年的达到13839.7元,增长1.4倍。
2013年繁峙县GDP完成33.5亿元,同比2012年增长35.2%;财政总收入完成3.53亿元,同比2012年增长31.45%;工业增加值完成13.97亿元,同比2012年增长171.19%;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9.37亿元,同比2012年增长51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.55亿元,同比2012年增长25.2%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3839.7元,同比2012年增长16.26%;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236.5元,同比2012年增长20.5%。
2017年,全县生产总值666766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52022万元,增长4.7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7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381376万元,增长4.8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7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233368万元,增长7.1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5.0%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67元,增长5.3%,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579美元。
[4] 第一产业
截止2013年,繁峙县县粮食总产达7000万公斤,同比2012年增长22.7%。干果经济林建设达到3.2万亩,集中连片发展设施蔬菜种植500余亩,日光温室、移动大棚总数达到488座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7614万元,农民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314元,占到总收入的40%以上。培育出银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、育新养鸡场两个日产值达万元的畜牧养殖企业,畜禽优种覆盖率达80%以上。
2013年发展种植、养殖、农机等农村合作组织73个。投资1611万元用于114处农村饮水解困,解决了3.2万人和8043头大畜的安全饮水问题。2013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科学与技能培训1.9万人次,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1000户。
整合涉农资金7400万元,改造中低产田,打造砂河、大营、杏园等6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,33万亩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余元,粮食总产量达7300万公斤。繁峙县新建设施农业园区5个,农业面积达5000亩。投资210万元,扶持发展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。
第二产业
2010年以繁峙先重点发展倚铁矿,铜矿为主的资源型工业。投资45亿元的金德成信钼矿采选和冶炼项目顺利开工建设。
2013年,中兴实业V法配重项目的达产达效和精密铸件项目的开工建设;华茂300万吨特钢投产;宝山公司30万吨非磁性选矿项目的全面投产。振华微晶铸石项目开始建设,预计2014年年投产。
2013年,繁峙县25万千瓦风电场开始建设,2014年并组发电,年产值达25亿元。
第三产业
繁峙县古迹众多,遗存遍布。有岩山寺金代壁画,平型关,三泉洌等景点。2013年规划建设服务业面积50平方千米,涉及10个乡镇,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农业、文化、旅游等多个领域,项目建成后,带动餐饮、交通、物流等各相关产业发展,可创造近10万个就业机会,每年贡献财税收入40―50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