渑(miǎn)池县 [32]
,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,位于河南省西北部,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、夏县、平陆隔河相望,南与洛宁、宜阳相连,东裹义马与新安为邻,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。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。 [23]
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1°33′至112°01′,北纬34°36′至35°05′之间,属温带季风气候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渑池县常住人口310130人 [26]
。渑池县东西宽43.5公里,南北长52.8公里,总面积为1421平方公里 [27]
,全县总人口35.89万(2017年)。全县辖6个镇,6个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[24]
,距省会郑州190公里,距古都西安300公里。
渑池县是河南省经济管理扩权县、对外开放重点县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,位于“郑洛工业走廊”的西端,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、冶金、建材、耐材基地,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。 [1]
2019年,渑池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8%,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.9亿元,增长1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7 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.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.8 亿元,增长10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4083 元、17605.5 元,分别增长8%、9.6% [27] 。
综述
2015年,渑池县生产总值完成229.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2014年增长5.6%,为全市第4位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增长10.9%,二季度增长5.7%,三季度增长5.6%,四季度增长5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9.5亿元,比2014年增长2%;第二产业增加值153.4亿元,增长5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55.8亿元,增长7.6%。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.3%、72.7%、25.0%,三次产业比例为8.5:67.2:24.3。
[14] 2019年,渑池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8%,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.9亿元,增长1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7 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.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.8 亿元,增长10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4083 元、17605.5 元,分别增长8%、9.6%
[27] 。
第一产业
2015年,全年渑池县粮食总产量19.3万吨,比2014年增加2.5万吨,增长14.8%。其中,夏粮产量10.8万吨,增长22.7%;秋粮产量8.5万吨,增长6.3%。
[14] 第二产业
2015年,渑池县工业增加值增长5.3%,与全省平均水平(全省增长8.6%)相差3.3个百分点,增速比2014年回落7.0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.5亿元,比2014年增长5.5%,位居三门峡市第4位,增速比2014年回落8.8个百分点。
[14] 第三产业
消费品市场
2015年,全年渑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.7亿元,比2014年增长11.6%,居全市第3位。全年渑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保持在11.5%左右,波动较小,总体增长平稳。
[14] 金融信贷
2015年,12月末,渑池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.1亿元,较年初增加12.9亿元,较年初增长12.17%,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7.5亿元,较年初增加15.3亿元,增长21.2%;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.2亿元,较年初增加6.9亿元,增长12.7%。
[1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