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市,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。位于黄河上游,宁夏平原中部,地处东经105°21′至106°21′、北纬37°36′至38°15′之间。东隔黄河与灵武市、吴忠市利通区相望,南以
牛首山为界与
中卫市中宁县接壤,西依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,北与
永宁县相连。青铜峡距吴忠市府驻地利通区30千米,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4千米。市境东西宽30多千米,南北长60多千米,总面积2525平方千米
[1] 。2003年7月,撤乡并镇,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更名裕民街道。
[3]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青铜峡市常住人口为244309人。
[35] 2020年,青铜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.5亿元,其中:一产24.8亿元,二产63.2亿元,三产43.5亿元,三次产业比例:18.8:48.1:33.1。
[1] 2011年,青铜峡市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(市)第32位
[4-5] ,被誉为“塞上明珠”。2011年青峒峡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,
[6] 著名景点青铜峡黄河大峡谷、中华黄河坛等。
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。 [7]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(区)。 [8] 2019年11月,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。 [9]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。 [10] 2020年10月,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。2022年1月26日,青铜峡市被农业农村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列入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。 [39]
综述
青铜峡水利枢纽2012年,青铜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.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2011年增长13.1%。其中: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.4亿元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.8亿元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.4亿元。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2∶66∶22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713元。
[17]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87141万元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102万元,其中增值税10593万元;营业税25910万元;企业所得税3738万元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9627万元。
[17]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.3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增长4.5%。分产业看: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.1亿元,增长4.5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.9亿元,增长3.8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.3亿元,增长6%。三次产业比例为:12.7:60.3:27,其中,第一产比重提高0.1个百分点,第二产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,第三产比重提高0.9个百分点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839元。
[2]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.8亿元,其中:一产19.9亿元,二产95.3亿元,三产43.6亿元,三次产业比例:12.5:60.1:27.5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881元
[1] 。
2020年,青铜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.5亿元,其中:一产24.8亿元,二产63.2亿元,三产43.5亿元,三次产业比例:18.8:48.1:33.1。
[1] 第一产业
青铜峡市素有塞上江南“
鱼米之乡”的美称,盛产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苹果、葡萄等农作物,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市,形成了粮食、畜牧、蔬菜、食用菌、瓜果、桑蚕、肉蛋奶、水产品等八大农副产品基地。
2012年,青铜峡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.58亿元,比2011年增长6.8%。其中:农业产值15.16亿元;林业产值0.39亿元;牧业产值9.11亿元;渔业产值1.18亿元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.74亿元。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.4万亩,比上年增长6.2%。水果面积14.7万亩,比上年增长2%,水果总产量8.6万吨,比上年增长2.3%。全市渔业养殖面积1.4万亩,比上年增长7.6%。
[17] 2012年,青铜峡市全年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67.8万亩,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.1万亩;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.7万亩。粮食总产量达27.3万吨,蔬菜总产量19.8万吨。
[17] 2016年,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.2亿元,比2015年增长5.1%。其中,农业产值20.2亿元,比2015年增长2.4%;林业产值0.3亿元,比2015年下降30.3%;牧业产值9.3亿元,比2015年增长13.4%;渔业产值1.4亿元,比2015年增长9.5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.1亿元,比2014年增长8.1%。全年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89.7万亩,比2015年增长11.1%。其中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.7万亩,比2015年增长6.5%;蔬菜种植面积13.8万亩,比2015年增长5.3%。粮食总产量28.2万吨,比2015年增长5.8%。蔬菜总产量47万吨,比2015年增长1.4%。葡萄栽植面积13万亩,其中酿酒葡萄栽植面积10.5万亩。
2017年10月,青铜峡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。
[18] 2019年11月18日,青铜峡市入选“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”。
[19] 2020年8月,入选农业农村部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。
[20] 第二产业
青铜峡铝厂青铜峡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工业基地,自治区经济核心区之一。辖区内有青铜峡铝厂、大坝电厂、青铜峡水电厂等20多家中央、区属大中型企业,形成了以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食品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,各类工业产品达480余种。年产铝锭58万吨,碳素制品26万吨,铝型材5000吨,水泥230万吨。御马庄园葡萄酒荣登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宝座。
2012年,青铜峡市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4亿元,比2011年增长5.4%。实现工业增加值65.2亿元,比2011年增长12.9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,其中大中型企业15家。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.2亿元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18.3万元。
[17] 截至2012年,青铜峡市具有三级及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8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亿元;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1.6亿元;实现利税1.2亿元。
[17] 2016年,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.3亿元,比2015年增长6.7%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亿元,比2015年增长1.1%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,从轻重工业看,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.1亿元,比2015年增长9.2%;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5.9亿元,比2015年下降0.4%。从企业规模看,大、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.6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.5%,比2015年下降0.4%;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.4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.5%,比2015年增长6.1%。
[14] 形成冶金、电力、农副产品加工、化工、建材、装备制造六大工业体。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96家,从业人员数3万人左右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家,从业人员2.2万人左右。2018年,完成工业总产值190.7亿元。从规模以上工业看,
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:企业12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61.4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.2%。
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:企业7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32.3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.9%。
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:企业11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43.7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.9%。
农副食品加工业:企业17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8.3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.4%。
非金属矿物制品业:企业23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19.1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%。
通用设备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:企业11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5.4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.8%。
其他行业:企业32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20.5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.8%
[1] 。
第三产业
2012年,青铜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.2亿元,比2011年增长14.6%。从城乡看,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亿元;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.2亿元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.7亿元;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.5亿元。全年共接待游客113.14万人次,实现旅游接待收入4.07亿元。
[17] 青铜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.3亿元,其中:城乡居民存款余额64.4亿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5.3亿元,其中:短期贷款余额54.6亿元;中长期贷款余额70.7亿元。
[17] 2018年,全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.3亿元。现有4A级景区2家、3A级景区1家,成功创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、国家湿地公园1处、黄河旅游度假区1处、市民休闲森林公园1处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。鸽子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入列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
餐饮住宿业:初步形成了龙海—利民西街、天一街、康乐东街、文化北街等4条特色街区。截至目前:共有餐饮服务企业和商户1272户(回餐361户)。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宾馆床位合计约1700张。
电商物流业:2018年年底,全市27家电商企业共实现电商交易额2.5亿元,同比增长3%。全市快递企业37家,其中同城快递企业3家
[1]